《花鳥》 中國畫 2007年 高卉民
我對黑土地的喜愛,是從那些飄著濃郁香味兒的山野果開始的。
讓我覺得最為酸爽的果子是燈籠果,也有管它叫“水葡萄”的。小時候,最初見到燈籠果的時候,讓我覺得太詫異了,因為它的果實在是太像燈籠了。燈籠果,我沒有采摘過,但是街里市場上、學校門口邊一到季節(jié)便有賣的,幾毛錢一杯子。綠色的果子酸極了,在兜里揣上一小把,碰見同學給他一個,看他被酸得齜牙咧嘴,便開心地哈哈笑。
樹莓,又叫山莓,外形與草莓有點像,但它是薔薇科的灌木,伊春人叫它“山托莫”。其實,它就是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提到的“覆盆子”。熟透了的樹莓,味道很好,吃起來有一種格外的香味兒。沒來伊春之前,我是沒有見過樹莓的,我的印象里,老家沒有。
伊春還有藍色的小漿果——山茄子和都柿。山茄子的稱呼也是極貼切的,開花的顏色與茄子花一樣,果實顏色也如茄子,形狀也與茄子近似。它的學名叫藍靛果,是忍冬科的植物,有治療胃痛、骨折、風濕痛、跌打損傷等功效。吃起來味道酸酸的,有一點點澀。都柿,是杜鵑花科越橘屬的植物,也叫篤斯越橘,學名叫藍莓,是大小興安嶺的原生植物,大小比黃豆粒略小,那些個大的,卻并不是我國原生的,是從美國引進的。清朝時,黑龍江巡撫宋小濂在《北徼紀游》里介紹說:“都思木本,高尺許,七月熟,黑紫色,形類山葡萄而小,味甘酸,俄人以之釀酒,華人所謂葡萄酒者是也?!痹谝链海糠晗哪┣锍?,到處都是售賣藍莓的,拌上白糖,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那滋味棒極了,吃得嘴里舌頭都藍了、紫了……
狗棗子,學名狗棗獼猴桃,又名深山天木蓼,它其實是一種藤本植物的果實,需要攀附在其他的樹上。未成熟的狗棗子是硬的,呈綠色,成熟以后變得十分柔軟,吃起來,軟軟的,甜甜的。小時候,并不知道有獼猴桃這種水果,來伊春工作后,當?shù)厝艘卜Q狗棗子為野生獼猴桃,我想可能是因為咬開之后,狗棗子的橫切面與獼猴桃的橫切面是一模一樣的原因吧。其實我到遵義的時候,見過野生獼猴桃,那野生獼猴桃比超市里買的獼猴桃個頭小很多,味道甜很多,與獼猴桃本質(zhì)上是一種東西,不像狗棗子與獼猴桃雖同科同屬但卻不同種。狗棗子的藥用價值也十分豐富,其果實和葉子均可入藥,有預防癌癥、美白淡斑、排毒防病、保護眼睛之功效。有老鄉(xiāng)用之泡酒,喝起來味道也十分不錯,有濃郁的野果香味。
被用來泡酒的野果子,還有山梨。經(jīng)我品鑒,山梨泡出的酒味道最佳,它不僅讓濃烈的酒變得溫柔起來,而且還增加了酒的營養(yǎng),改變了酒的顏色。可是,毋庸諱言,山梨吃起來,口感特別不好,粗糲得難以下咽,但捂熟了,飄出來的味道,卻極是香甜。有一年,媽媽撿回來的山梨,放到柜子里“捂”,幾天后,熟透了的山梨飄出的香味兒,就飄滿了整個屋子。
山丁子,我的老家叫糖丁子,它的學名叫山荊子。山丁子樹,據(jù)說是蘋果的原樹,老家的確有人用山丁子樹嫁接各種沙果的。山丁子,果實一簇簇,個頭兒也比黃豆粒兒小些,生吃干澀,又酸,但是經(jīng)霜之后,便熟透了,吃起來甜甜的、面面的、酸酸的……如果加工一下,煮一下,放些糖,罐頭一樣,是小時候難得的美味。秋天,山丁子樹葉落盡了,果實還掛在枝頭,冬天落雪的時候,它們就成了鳥類的美食,我就親眼見過一大群太平鳥“呼”一聲飛到一棵樹上啄食,再“呼”一下飛到另一棵樹上。
山里紅也熟了,通紅的果子掛滿了枝頭。山里紅長得特別像山楂,只不過個頭兒小了很多。另外,山楂內(nèi)里的果肉淡黃色,山里紅則呈淡紅或深紫色。我個人覺得它果肉雖薄,但味道卻比山楂更為純正。還有一種野果子,樹的樣子與山里紅幾乎一樣,果實也與山里紅類似,只是色澤不如其紅艷,略黃,吃起來是面的,老家人叫它“面兜兜”。
刺玫果在秋天成熟,卻并不好吃,反倒是它冬天的形象和味道給我留下最為深刻的印象。冬天下過雪后,在潔白的雪的映襯下,刺玫果紅得透亮、紅得耀眼。采一顆,放到嘴里,香甜軟糯,味道極佳!吃多了,我就吃出了經(jīng)驗,舌頭和上顎巧妙地配合,它內(nèi)里帶著毛毛的籽不會被破壞,被我完整地一包吐了出來。據(jù)說,它的籽吃了有可能誘發(fā)腸炎。刺玫果,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也都是頂呱呱的,它被歐洲各國視為“治療壞血病特效藥”,有“維生素紀錄保持者”之稱。
這些山里的野果子,不僅填補了我所經(jīng)歷的水果匱乏的童年,也豐富了我童年的味覺記憶,更是我每次想起故鄉(xiāng)時,都無法漏掉的美好回憶。與南方的水果相比,地處高緯度的東北山野果,在獨特的氣候、土壤等條件下,大多生得個頭兒小,味道也不鮮美,口感上不多汁,但它們卻不約而同地在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上“發(fā)力”,從而彰顯出了自己的獨特魅力和不凡價值。
能夠采摘到的每一種野果我都想讓我的兒子們嘗一嘗,尤其是才一歲多的小兒子。不僅是因為野果綠色純天然,也不僅僅是因為野果味道純正、營養(yǎng)豐富,最為重要的是,我想讓他們的童年,如我一樣,通過野果與故鄉(xiāng)、與黑土地建立起割舍不了永難忘懷的美好回憶,讓他們的味蕾永遠記得白山黑水,記得家鄉(xiāng)大東北,記得純凈大自然,記得大地母親的厚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