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要聞關注
  • 國際國內
  • 龍江新聞
  • 民生關注
  • 經濟農業(yè)
  • 文化旅游
  • 教育體育
  • 科技健康
  • 冰城聲音
  • 法治在線
  • 數(shù)字報刊
  • ???
  • Pусский
  • 黑龍江新聞網(wǎng) >> 龍江新聞
    大興安嶺:“美麗經濟”初長成
    “兩業(yè)并舉”聚力高質量發(fā)展上篇

    □閆捍江 本報記者 張磊

    八月的漠河北極村,17℃的清風穿林而過,輕輕拂去遠方游客肩頭的燥熱。從加格達奇一路向北,蜿蜒的公路在林海間延伸,車窗外的原始森林宛如一幅無邊無際的綠綢,靜靜訴說著這片林區(qū)從“伐木求生”到“護綠富民”的蝶變故事。尤其在這兩年間,大興安嶺三縣四區(qū)全域聚力,循跡“兩業(yè)并舉”,文旅產業(yè)發(fā)展一日千里,時時處處都有新的美好被發(fā)現(xiàn)。

    灼灼其華北極村

    剛踏入北極村,濃郁的煙火氣便撲面而來。作為村子“主動脈”的北極大街,早已被熙熙攘攘的游客填滿。街道兩側,一座座木刻楞建筑矗立其間,原木的紋理透著東北邊陲特有的厚重與溫暖,紅、黃兩色的招牌從木質房檐下探出,與民宿窗欞上精致的剪紙、餐館里飄出的鐵鍋燉香氣交織在一起,將“東北風情”四個字具象得格外生動,仿佛一腳踏進了童話里的北國村落。

    “這日子能這么紅火,全是沾了旅游的光?!毖┤四疚菝袼薜睦习迥锸啡鹁暾f起如今的生活,臉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她說,最初民宿只有幾間房,如今不僅整體重新裝修,還新開出兩家分店,總房間數(shù)擴到28間,每到旅游旺季,天天都是滿房狀態(tài)?!艾F(xiàn)在的日子比藍莓還甜?!睋?jù)統(tǒng)計,這兩年在當?shù)卣龀窒?,北極村新建民宿達30多戶,村民靠著這股“旅游熱”,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不遠處的“中國最北郵局”前,長長的隊伍從門口一直排到街角。游客手里緊緊攥著印著北極光、馴鹿圖案的明信片,只為蓋上那枚專屬的“北極村”郵戳,把北緯53度的清涼與浪漫,連同自己的思念一起寄給遠方的親友。郵局的李師傅一邊熟練地蓋章,一邊感慨道:“旺季的時候,一天能寄出去上千張明信片,有的寄到了溫暖的海南,有的還漂洋過海到了國外,沒想到這小小的明信片,成了北極村的‘活名片’?!?/p>

    2024年,北極村接待游客量達到272萬人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為讓游客在這里留住更多美好回憶,北極村不斷升級旅游體驗:新建的“數(shù)字極光館”讓游客通過沉浸式技術感受夢幻與浪漫;升級后的極光觀測系統(tǒng)讓“追極光”變得更加容易;冬天有冰雪汽車越野賽、冰河冬捕等特色活動,夏天有熱鬧的北極光節(jié)。交通的改善更是為北極村注入了新活力,G331國道全線貫通,漠河機場的航班班次不斷增加,“雪國列車”載著游客穿越茫茫林海,讓“說走就走的北極之旅”成為現(xiàn)實。

    大興安嶺的“清涼經濟”不僅惠及北極村,幾百公里外的呼瑪縣興華服務區(qū)也成了游客避暑的好去處。來自樂山的龔大姐和愛人已經在這里“巴適”地駐停了3天?!斑@里的服務太好了,3元錢就能洗個熱水澡,連晾衣架都給準備好了,太貼心了?!彼榻B,自己和愛人退休后就愛上了自駕游,眼下家里溫度高達三十六七攝氏度,所以特意來大興安嶺避暑。

    在呼瑪縣金山林場的標本制作室里,林場黨委書記姚綿勝舉著上一批孩子制作的還未完全干燥的半成品植物標本板介紹道:“大興安嶺遍地都是花花草草,蝴蝶、甲蟲隨處可見,中小學生在這里親自動手制作標本,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讓研學旅行更有意義?!边@兩年,金山林場一直在探索“文化+旅游”發(fā)展模式,通過開展標本制作、森林科普等活動,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大興安嶺的生態(tài)文化。

    古老文化煥新生

    在塔河縣十八站鄂倫春族鄉(xiāng),古驛道博物館里總是擠滿了前來參觀的游客。博物館的一角,一個個色彩鮮亮、紋路精巧的樺樹皮盒,一頂頂造型獨特的獸角帽,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樹皮粘貼畫,整齊擺放在展臺上。這些凝聚著鄂倫春族智慧的老手藝,如今成了游客爭相購買的“香餑餑”。

    “45元一個,剛擺出來就賣了3個。”郭爽手里拿著正在編織的樺樹皮盒,臉上滿是開心。作為鄂倫春族文化傳承人之一郭寶林的侄女,郭爽從小就跟著老一輩學習樺樹皮制作技藝,最初只是覺得“不能丟了民族文化”,沒想到如今靠著這門手藝每年還能增加一份收入。

    郭爽的變化,離不開十八站鄂倫春族鄉(xiāng)對民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這幾年,鄉(xiāng)里專門開設了樺樹皮制作、鄂倫春剪紙等非遺課堂,還推出了“師徒結對”計劃,讓古老的手藝得以延續(xù)。同時,鄉(xiāng)里還免費在古驛道博物館為村民提供展位,銷售非遺手工藝品?!耙郧皶@些手藝的傳承人就幾個人,年輕人都覺得學這個不掙錢,沒人愿意學。現(xiàn)在不一樣了,傳承人能靠手藝創(chuàng)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來學習?!倍踝宕宕逦瘯魅蝿⒑2ㄕf。

    為讓傳統(tǒng)技藝更好適應現(xiàn)代市場,鄉(xiāng)里邀請專業(yè)設計師為村民做創(chuàng)意設計培訓,還與高校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將傳統(tǒng)元素與現(xiàn)代審美相結合,開發(fā)出一系列新的文創(chuàng)產品:樺樹皮做的冰箱貼、獸皮刺繡的鑰匙鏈、印著鄂倫春族圖騰的帆布包等,深受游客喜愛。村里還成立了“鄂倫春太陽·雪藝術團”,精心打造了《畫印十八站》沉浸式情景劇,游客不僅能觀看精彩的表演,還能親手體驗樺樹皮船制作、鄂倫春剪紙等項目。

    依托鄂倫春民族風情園、古驛道博物館等旅游資源,十八站鄂倫春族鄉(xiāng)還打造了十八站古驛鄂鄉(xiāng)旅游度假區(qū),新增了騎馬、射箭、喂鹿等體驗項目,完善了餐飲、住宿等配套設施。2024年,度假區(qū)接待游客4萬多人次,帶動文旅收入超過100萬元?!霸鄱鮽惔喝耸刂@么好的文化富礦,以前沒找到開發(fā)的路子,現(xiàn)在終于把‘指尖技藝’變成了‘指尖經濟’,日子越過越有滋味了?!眲⒑2粗皡^(qū)里熱鬧的景象,笑得格外欣慰。

    全域發(fā)展四季旺

    從北極村的清涼盛夏,到鄂倫春族的文化創(chuàng)收,大興安嶺正以“全域發(fā)展、四季皆旺”為目標,一步步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為讓游客“四季有得玩、季季有特色”,大興安嶺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主題活動,還梳理整合全域旅游資源,推出了10條精品旅游線路——既有以北極村、北紅村為核心的“找北探源游”,也有以漠河林場、金山林場為重點的“森林康養(yǎng)游”,還有以十八站鄂倫春族鄉(xiāng)為特色的“民俗體驗游”。這些線路將分散的景點串聯(lián)起來,滿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要留住游客,不僅要“有得玩”,更要“住得舒服、玩得安心”。這幾年,大興安嶺大力開展旅游“暖客行動”,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新增賓館、民宿400多家,總床位數(shù)超過7000張,有效緩解了旅游旺季“一房難求”的問題。

    數(shù)據(jù)是“美麗經濟”最生動的注腳。2024年,大興安嶺全區(qū)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長38.35%,旅游花費同比增長64.58%,兩項指標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大興安嶺正一步一個腳印地穩(wěn)步前行,這片廣袤的北國大地正以生態(tài)與經濟“雙豐收”的亮眼成績,奏響一曲屬于新時代的“美麗經濟”歡歌,向著更加美好的未來奮勇前進。

    掃碼二維碼分享到手機
  • 版權所有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 黑ICP備11001326-2號,未經允許不得鏡像、復制、下載
  • 黑龍江日報報業(yè)集團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qū)地段街1號
  • 許可證編號:23120170002 黑網(wǎng)公安備 23010202010023號